“后全运”叠加“后疫情”时代,陕西文旅怎么爬峰?

2021-12-09 10:21:50 | 来源:人民日报陕西分社 208坊

冬晴和煦,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戏台子围满了观众,秦声秦乐,和着人们的叫好声。广场上的饭馆酒肆门口坐满了等待吃饭的市民,在街区经营着罐罐茶的沐歌高兴地发了个小视频:店里又是人满为患的一天!浓厚的文化气息,夹杂着热烈的人间烟火,文旅消费在这里满格。

华灯初上,西安似乎又换了面孔。风起霓裳,不时路过身着汉服的说说笑笑的年轻人们。人潮向不夜城涌去,小酒馆里一张张面孔洋溢着热情的微笑。卖牛肉丸子的张小哥比划了一个数字:这一天的截止到晚上8点半的收入是,1万8223元。古今交错的魔幻,裹着稠密的霓虹盛景,夜经济被文旅融合烧至沸点。

逼近的年味,稀释着疫情反复带来的冲击;未散的全运余味,催热了消费。近日,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及陕西省相关要求,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,陕西已从12月2日起有序恢复跨省旅游业务。

“后全运时代”,陕西文旅,收放自如。

乘“运”而上复苏快,文旅后劲儿缓冲情影响力

在疫情面前,文旅是高敏产业,其冲击力不言而喻。尽管景区防控一度再加锁,陕西文旅后劲却不减力。

11月9日易俗社文化街区。扫码测温进入后,一幅热闹图景映入眼帘。在五一饭店门前,人们自觉佩戴口罩,排长队买“大包”的景象再现;复古照相馆里已排起长龙,一对年轻的夫妻特意到这里拍了老西安韵味的结婚照,店老板高兴地介绍说,街区从开街一个多月来,虽然中途受到疫情影响,但刚刚放开后立马就恢复了流量,一周内弥补了暂停半个多月的损失。

12月1日,刚刚开放不久的大唐不夜城早已恢复往日繁华。卖冰糖雪梨水的店主热情地反馈,“刚开放第一天,我只卖了600块钱。今天,我卖了8000多!连两周都没到,就回来了!”

在曲江胡桃里酒馆,人们陆续扫码测温,店里的驻唱应景地唱着“生活的路,总有一些不平事,请你多一些开心 洒脱一些过得好!”,人们的热情被不断推向高潮,觥筹交错里记录着城市街区的经济账本,更流淌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。“我们在恢复开放那天,及时在社交平台推出了158元套餐,被订爆了。连一周都没过,80%的顾客全回来了。而且,似乎因为憋了一个月,客单量有提升,庆祝型消费明显增多。晚上都要预订才有座儿。”

在长安区经营着民宿的杨先生,近日也是脸上恢复了笑容。他说,因为疫情管控,自己受了一些影响,但随着逐步放开,顾客已经回流。“不仅如此,最近一直有外地游客打电话,询问年夜套餐和房间,想要来西安过年,说得最多的是,今年西安办了全运会,他们一直想来看看,只是因为疫情管控,只等年底放开,一定会来。”杨先生志得意满地分析,“其实大部分人憋着劲儿,年底如果疫情不反复,会有强劲的年夜套餐消费。”

而据临潼区华清宫温泉酒店工作人员反映,酒店的预售已经火爆进行,明年的客房都已经被网上预订,“感觉全运会还是让西安的名片更响亮了,很多外地人现在只是在等政策。事实上,现在的陆续恢复,已经缓解了不少压力。就看过年了。”

冬日暖阳,在咸阳市福园巷子铺开了温柔,咕嘟咕嘟的茶水蒸腾着年华,人们三五成群的围炉闲话。喧闹的街巷,煮沸了人间烟火,卖麻花的老板娘麻利地给客人分包着刚出锅的油酥软糯大麻花,“还不到下午5点,就全卖完了,8000多块了,还在继续发面继续炸,今天冲击万元营业额。”她笑靥如花。

借“运”扩容 增业态,体育盛事造设文旅新IP

漫步灞河,白草西风,水天一色。全运惠民工程,造就了三河一山的靓丽风景线。周末,河边公园的塑胶跑道上,不时飞奔过大汗淋漓的人们。“运动运动”,成了更多人的生活习惯。而这里,也成为市民的新打卡点。

在全运会释放的城市基础建设红利之下,西安启动了“三河一山”全民健身长廊等一批重大健身设施项目,沿途串联103个生态节点和42个人文历史遗址,规划建设109个休憩驿站,一批公共体育场馆、体育公园、健身步道、多功能健身场地让大家有了更多更好的骑行、步行、观光、休闲的去处。借全运扩文旅家底,再造新IP。

去年以来,西安文旅局按照“绿色发展、文旅赋能、资源整合、惠及民生”的思路,根据“三河一山”绿道主游径293公里内的旅游资源,梳理了观光游览点176处、历史文化遗址资源点42处,充分展示了绿道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。还相继推出了“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”五大主题全民系列活动、100余项文旅体活动、“西安全运游”六大主题线路,点燃了全城热情,以“体育+文旅”的新答题思路,造设了西安新看点,市民的新玩法。

周末晴空万里,严女士所在的太极拳俱乐部在公园里展开表演,引来群众围观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的团队,还在全运会开幕式的群众表演版块狠秀了一把,“以前我家就我妈我姐和我打拳,现在我们家两个外甥、我弟弟都加入了呢!还有我们团队的好多人都带动了身边亲友,加入了这样的运动,感染了一批人。”谈及全运会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响,严女士高兴地说。

十四运会开幕式太极拳表演走下舞台,深入群众生活。

这样的体育热情晕散开来,进一步催熟了“文旅+体育”的产品创新土壤和市场条件。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,陕西将新建或改扩建39个体育公园。到2025年,将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5平方米。在此期间,西安也将加快体育设施建设,进一步提升“15分钟健身圈”服务功能。

西安奥体中心是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主场馆,承担举办开、闭幕式及田径、游泳、跳水等重要比赛任务,会后,这些场馆成为文旅活动的新天地。据介绍,未来,这里的体育功能及产业发展将进一步统筹细化。一方面,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更多样的场所,如户外音乐节、主题集市等市民活动;另一方面,通过改造既有场馆设施,采取场馆租赁、体育培训、健身服务、商业销售、休闲购物等多种经营方式,发挥场馆综合效应。

因全运而起的一批场馆、公园和惠民工程,后期也是推出西安文旅新玩法的增量部分,为文旅发展推出增值产品,延伸产业性能,拉长消费链条的重要抓手。

市民有热情,市内有资源,新业态和增长点,正在逐步成熟。据西安市文旅局介绍,“后全运时代”下的西安文旅还将利用蓝田县、周至县、长安区、鄠邑区等区县(开发区)的地域、山水、生态、人文、历史等资源优势,发展体育主题民宿、山地户外、水上运动、冰雪项目等特色体育消费业态,打造环山休闲体育带。

应“运”而生新底气,陕西加码构建“文化品牌”矩阵

12月1日,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。本届艺术节为期6天,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呈现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场展演活动。是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活动。开幕以来,精彩纷呈:大河上下—黄河主题陕西美术创作每天都吸引许多文艺爱好者欣赏品评,展示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美术作品;歌剧《张骞》、交响音乐会《丝路大河颂》,两场演出网络直播量近300万人......本次艺术节将“西安热度”一推再推向高潮。

开放、沉稳,赛事展会,越来越国际范儿的西安,底气十足。

承办重大的十四运会,让西安历练出开门办事儿的硬本事,更彰显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软实力。开放的胸怀和态度,积极拥抱世界的情怀与能力,让“双循环”的释义在文旅的语境里得到一个丰富的注脚——关起门来搞经济不行,关起门来做文旅更不行,陕西有条件、有经验,更有成功案例去释放文旅更大的引擎力。

除了近日拉满人气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外,据西安文旅局“剧透”,西安还将于12月底举办亚洲智慧论坛和东亚文化之都都新春音乐会。

而西安也在逐步增强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,用足“后全运光环”引擎,带动省内城市、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文旅融合发展。近日,西安渭南两市达成共识,将深化西渭融合,在文旅切口上共谱新章,并传出喜讯——将联合举办系列文旅推介活动。

用足西安辐射,部署全省文旅棋局,陕西紧抓风口,加码构建“文化品牌”矩阵:汉中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,2021年前三季度23个文旅项目完成投资54.6亿元;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;榆林非遗多次刷屏社交平台,活起来更火起来......

而针对“后全运时代”抬头的“体育+”潜能,陕西借“市”布局。据悉,“十四五”期间,西安市将进一步拓展体育消费空间,开发灞河湿地公园、西安世博园、汉城湖公园、昆明池公园等风光带体育功能。通过每年实施1至2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,推广多功能、季节性、可移动、可拆卸、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,鼓励碑林区、新城区、莲湖区等区县(开发区)利用“金角银边”建设社区体育设施,广泛开展社区运动会,打造社区体育消费示范点。在加快体育消费产品创新升级方面,西安市将充分发挥“硬科技之都”优势,在浐灞生态区、经开区、国际港务区建设智慧体育示范园、智慧场馆等试点。不仅如此,西安还将积极吸收国内外优质体育赛事、体育服务资源落户西安,并重点打造伞塔路“全民健身惠民中心”,在全市各区县(开发区)建设一批全民健身惠民中心示范点等。

目前,已经有不少体育行业企业开始围绕体育+旅游、体育+物联网、体育+医疗、体育+康养、体育+青少年教育、体育+休闲打造相应的品牌产品,为西安打造“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”的典范和标杆作出贡献。

《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“十四五”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》近日印发。西安将聚焦文旅产业数字化、在线化、智慧化发展趋势,提升文旅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创新性、完整性,创新文旅融合“业态、产品、营销、IP”四大体系,以文旅产业升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和行政界线,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、农业、教育、体育、科技等相关产业全面融合、深度融合;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、黄河流域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有效衔接,持续提升文旅供给水平;强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城市文旅交流合作,组建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,大力发展入境游,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......

可以预见的是,应“运”而生的活力因子,必将与陕西丰厚的文旅资源,合成强劲,创造新增长极。陕西文旅,必将超越“高原”,爬峰高质量发展。

热门推荐
最热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