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生处有人家——秦巴民居的前世今生

2020-06-22 11:01:21 | 来源:

      若有机会泛舟于汉江上游,除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外,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汉江两岸风格迥异的房屋——土房子、石头房、竹木房、砖房,可谓应有尽有。这些房子要么聚集成村,要么散落如星,矗立于汉江之畔,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。

  因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,秦巴地区文化多元并存。在荆楚文化、巴蜀文化、华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会碰撞影响下,秦巴地区的民居建筑兼具了我国南北民居的双重特点,既有北方建筑厚重沉稳、严整对称的风格,又有南方建筑布局灵活、玲珑清雅的特色,呈现出多元化的民居风貌。

  1 移民文化影响下的陕南建筑

  回顾秦巴地区的历史,移民文化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。千百年来,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,而遍布其间的民居,便是这种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。

  5月28日,从汉阴县凤凰山向南望去,只见凤堰梯田错落起伏,民居星罗棋布,尽显生态和人文之美。这样的巧夺天工之作,是世居于此的几代人努力的结果,其中就包括位于梯田边上的冯家堡子。

  冯家堡子位于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,面积3000平方米,系清代冯氏家族修建的。从高空俯瞰,冯家堡子呈正方形,由城墙和住所两部分组成,易守难攻;城墙高10米,厚3米至4米,东南西北各有一城门,城门上各设一炮(箭)楼。

  冯家堡子内的建筑沿东西轴线依次排列,共有房屋60余间,可容纳200多人居住。主体建筑面阔五间,土木结构,梁搭墙及抬梁穿斗构架,悬山顶,合瓦覆顶。

  “冯家堡子建筑风格独特,与福建土楼、赣南围屋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建筑风格相似,是由关中迁居汉阴汉水河谷的冯氏家族历经几代创建的。现在,冯氏子孙早已搬离,但留下的这座堡子却成了一颗‘明珠’。”漩涡镇党委书记伊阳波说。

  在漩涡镇的堰坪村和茨沟村,分别还有两座规模更为宏大的竹园堡子和石院堡子,都是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南前来的吴氏子孙所修建。在石院堡子以西10多公里处,还有一座客家人的庄院——林家堡子。至今,在林家堡子的南门门楣上依然清晰可见“致祥堡”和“嘉庆二十四年季夏”的字样。

  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民居是秦巴地区建筑中最具典型性的。众所周知,在中国移民史中,“湖广填四川”是相当重要的一次。移民的迁入地不仅是四川,还有陕南地区。这些散落在陕南地区的移民建筑,数量众多、风格各异,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。19世纪末,一位来中国探险的俄国军官曾这样描述安康地区的建筑:“我们在汉江右岸这座小城前面停了船,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漂亮的一座城市。最上端延伸到山顶,城的下端连接汉江的河谷。城里的房屋完全是房主们想怎么建就怎么建,那些依山而建的房屋,每一层都有一个门,门口都有一条小路……”

  除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外,秦巴地区的建筑还打上了深深的“地理因素”烙印。秦巴山区地势复杂,多有山坳、河道和平坝。因此,传统的民居大致分为石头房、竹木房、吊脚楼、三合院和四合院。石头房多建于镇巴、安康、西乡山区,竹木房多建于南郑、宁强、城固山区,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,三合院和四合院多建于平坝城镇。

  2 危房改造中的因地制宜

  往事越千年,换了人间。

  进入新时代,秦巴山区人民在经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后,过上了好日子。这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民居的“升级换代”。

  5月13日,记者走进汉滨区茨沟镇西沟村,一排排整齐的青瓦黄墙房屋映入眼帘。这个花园般的村庄是汉滨区危房改造示范村之一。贫困群众王治利告诉记者:“2018年,我家的老房就完成了改造。之前,我住的房子是陕南山区最常见的石板房,即用土块垒墙,用石板盖顶。房间很小,几代人同居一室。”

  自2017年起,安康市累计投入近1.6亿元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工程。“以前的土房子舍不得拆,镇上干部就按照我的意见把旧房改造,现在住着舒心得很!”王治利说。

 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危改办主任白莹说:“危房改造之初,需要改造和加固的危房数量众多、面积不一、风格各异。如果大拆大建、盲目施工,工程造价高不说,群众也很难接受。”

  如何找到一个既要将城镇建设融入自然,又被群众认可,兼顾节约成本的改造方案?按照相关要求,安康市在危房改造过程中,尽量使用旧石板、旧砖瓦、旧麻绳、旧石磨等老旧物件和谷糠、黄土、竹材、木材等山区农村常见的装饰、建筑材料。同时,积极推广冲水式厕所、集成节能灶、玻璃钢化粪池等在山区农村能广泛推广的环保设施设备。

  “经过改造的旧房,既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化设施设备,又能留住老物件,融入青山绿水,焕发出了新魅力。”白莹说。

  3 老房子的“古为今用”

  留坝县城老县衙东门处的老街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为秦蜀古道之连云栈道的一部分。老街向东延伸至姜窝子与褒斜栈道连接处,向西北在紫柏山下与陈仓古道交会。

  穿越千年,如今的老街,房屋门窗得到了整修,路面条石经过整理,溪流顺着街边淙淙流淌,沿街两侧恰到好处地展示着昔日民间生产生活器具,墙壁题写着地方民谣。

  现如今,这里吸引着众多回乡创业者。“娘家菜”餐饮店经营者杨慧便是其中之一。原先,她和丈夫外出打工,2014年他们又回到了这里。她说:“看到留坝旅游发展的良机,我们果断返乡创业,回来做餐饮业。游客年年增长,店里生意一年比一年好,去年毛收入就达几十万元。”

  走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上,记者看到了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场景。在留坝书房,使用手工造纸装饰的墙壁,与室内的枯树和木头房梁相得益彰,淡淡的墨香会随着咖啡的味道飘进你的鼻子。在“走读秦岭山居”民宿里,古老的雕花床和雕花屏风让你恍如隔世;别具一格的大堂里,摆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,让你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。

  这样“古为今用”的故事,几乎发生在秦巴山区的每一个县。

  石泉老街位于秦岭南麓汉江之滨。走在这条古意悠然的老街上,青石铺就的街道和飞檐翘角的马头墙,让人恍若置身江南。老街虽然不长,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,如石泉县衙、江西会馆、禹王宫、古戏楼等。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,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一带的移民陆续来到这里,他们不仅让老街的建筑有了南方特色,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,渐渐形成了老街独特的民风。

  这里是旅游区,也是居民生活区。20世纪90年代的石泉老街年久失修,一下雨道路泥泞不堪。据石泉县城关镇文化旅游街区建设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华介绍,2008年石泉老街开始改造,依据“保护文物、修旧如旧、完善功能、提升品位”的原则,县上聘请传统工匠,采用传统工艺,全面完成了临街建筑的仿古重建,完成了街区门头牌匾、临街门面的仿古改造和装饰工作。

  2008年,石泉老街及城墙被确立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17年,石泉古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“老街承载的是石泉人上千年来的乡愁情怀。过去,它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们交流歇脚之地;如今,它依然是县城最具活力的商业区。在一座座古朴的房屋里,生生不息的创新创业潮流,构成了秦巴山区一道美妙的风景。”李华说。

  4 新房子住出新生活

  “陕西竟然还有这样的徽派建筑!”初来陕南的人,大多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。尤其是自安康沿308省道进入平利境内,沿途川道间分散着一个又一个徽派特色明显的民居。白砖房、青瓦顶、格子窗、马头墙、飞檐翘角……蜿蜒起伏的山中,这种徽派建筑联排成群。

  陕西和安徽相隔上千公里,为何秦巴地区有这么多徽派建筑呢?据平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詹杰介绍,因为平利历史上产茶叶,曾经有许多徽商在此经营茶叶和盐业生意,久而久之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,兴建了许多徽派民居。

  近几年,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,平利县实施旧房改造工程,最大程度保留徽派建筑风格,于是这里就形成了陕西目前规模最大的徽派民居群。

  贫困群众汪显平一家5口如今就住在这样的特色民居中。

  “宛若生活在江南!”这是在南方读书的汪显平儿子汪鑫每次回家后最多的感慨。也难怪,从他们家中朝外望去,只见在白墙黛瓦、错落有致的安置小区中,杨柳依依,小河漫漫,古风古韵的石桥之外,满目是青翠的茶园。汪显平一家原本居住在平利县老县镇万福山村,家中条件简陋,只有4间土坯房。2016年,汪显平一家享受移民搬迁政策,搬入了老县镇锦屏社区。

  锦屏社区是我省民居改造建设的样板示范点,也是陕南民居改造中推行的标准建筑模式。如此设施功能齐全又兼具地方特色的新型民居,广受当地百姓欢迎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仅安康一地就易地搬迁了94.1万人,占全省的40%,建成搬迁安置区1364个。这些新建成的安置区,绝大多数都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当地形形色色的建筑风格。

  在汉江发源地宁强,青木川古镇从“老少边穷之地”变为网红“打卡地”;在洋县,绿意婆娑,让这里的传统民居变得更加美丽,令人心醉;在白河,一栋栋崭新而又富有特色的搬迁楼宇,让原先危立于悬崖边的石头房子成为历史……

  现如今,沿汉江而行,一栋又一栋恬静优美、形式多样的民居,或大或小,耸立于山间或岸边,它们在向人们讲述秦巴山区历史的同时,也见证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。


热门推荐
最热新闻